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

經濟04-02生產者剩餘

4-2.1生產者(Producer):參與生產活動的決策者,也稱為廠商(Firms)

 

4-2.2生產者剩餘

意義

生產者於提供銷售財貨時,實際得到的貨款與願意生產提供的最低要求價款之差額。

圖示

公式


PS=實際得到貨款-最低要求價款



特性

1.為生產者心理上滿足增加的程度,而非實質收入的增加,亦非建立在消費者的犧牲上,可用以衡量生產者福利。

2.價格愈高,生產者生產數量愈多,則生產者剩餘愈大。

3.其他條件不變,生產者供給彈性ES愈小,則生產者剩餘愈大。

4.市場供需均衡時,社會福利達到最大,符合經濟效率。

5.市場供需不均衡時,社會福利無法達到最大,會造成無謂損失。

應用

社會=消費者+生產者

社會福利=消費者剩餘+生產者剩餘

可做為判斷資源分配效率、評估公共政策的主要標準。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