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

經濟04-03生產函數

4-3.1生產函數

意義

在一定時間和技術水準下,生產要素投入量(Input)與最大產出量(Output)之間的關係,以函數形式表示。

函數式

產出量=f(各種生產要投入量)

Qf(勞動, 資本, …)

特性

1.產出量與生產要素投入量為增函數關係。

2.各種生產要素之間具有替代性或互補性。

 

4-3.2短期(Short Run)生產函數與長期(Long Run)生產函數

 

短期生產函數

長期生產函數

意義

沒有足夠時間來調整生產規模,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數量是固定的。

有足夠時間來調整生產規模,所有生產要素數量都是可變動。

函數式

Qf(L,) Qf(L)

L:勞動,為變動生產要素

:資本,為固定生產要素

Qf(L, K)

L:勞動,為變動生產要素

K:資本,為變動生產要素

說明

1.馬歇爾提出。

2.長短期係視生產要素數量的變動而定,並非以時間的長短來劃分。

 (1)短期:增僱員工(規模不變)

 (2)長期:擴建廠房、增購機器設備(規模改變)

 

4-3.3柯布(C. W. Cobb)-道格拉斯(Paul H. Douglas)生產函數(Cobb-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, C-D函數)

函數式

QALαKβ(長期的生產函數。A0:常數。0<α<10<β<1產出彈性)

應用

衡量廠商規模報酬的形態。

規模報酬形態

1.

(α+β)1

規模報酬遞增(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)

產出量增加率>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率

Q10L0.8K0.9



2.

(α+β)1

規模報酬固定(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)

產出量增加率=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率

Q10L0.75K0.25

3.

(α+β)1

規模報酬遞減(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)

產出量增加率<生產要素投入量增加率

Q10L0.2K0.5

 

4-3.4產量

總產量TP

(Total Product)

投入生產要素所生產的產品總數量。

TPQ=ΣMPAP×L

邊際產量MP

(Marginal Product)

每增加一單位變動生產要素,使總產量變動的數量,即每單位變動生產要素的貢獻。為TP線上任一點的切線斜率。

MPΔTP÷ΔL

平均產量AP

(Average Product)

平均每單位變動生產要素的產量。為TP線上任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。

APTP÷L

關係圖示

L

TP

MP

AP

0

0

1

5

5

5.0

2

14

9

7.0

3

27

13

9.0

4

44

17

11.0

5

60

16

12.0

6

72

12

12.0

7

72

0

10.3

8

64

-8

8.0

TPAPMP的關係

TPMP

TP遞增速度增加 MP遞增

TP反曲點A MP最高點A'

TP遞減速度增加 MP遞減且>0

TP最高點C MP=0 C'

TP遞減 MP0

APMP

AP遞增 MPAP

AP最高點 MPAP

AP遞減 MPAP

其他

MP會通過AP最高點B'

達到最高點順序:MPAPTP

 

4-3.5報酬遞減法則(邊際報酬遞減法則,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)

意義

短期內,在技術水準與某些生產要素固定不變下,隨著變動生產要素投入量的增加,邊際產量初期會遞增,但增加到一定限度後,MP會遞減,甚至為負的現象。

李嘉圖(David Ricardo)提出。

原因

固定生產要素投入量無法配合變動生產要素投入量同時增加,使變動生產要素的生產力下降所造成。

特性

1.沒有否定初期報酬遞增的現象。

2.技術進步,只能使報酬遞減的現象延緩發生。

3.適用於各種生產要素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